首页 > 精选范文 >

《十五夜望月》释文

2025-05-06 19:35:29

问题描述:

《十五夜望月》释文,蹲一个大佬,求不嫌弃我问题简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6 19:35:29

在中秋佳节的夜晚,我们常常会想起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团圆时刻的渴望。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第一句“床前明月光”,直接点出了时间与场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既熟悉又亲切,仿佛每一个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时刻。

第二句“疑是地上霜”则通过一种错觉,将月光比作地上的霜,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真实感。霜在古代往往象征着寒冷和孤独,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状态。

第三句“举头望明月”表现了诗人的动作,他抬头仰望着那轮高悬天际的明月。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月亮的凝视,也隐含着他对于远方亲人或家乡的深深思念。

最后一句“低头思故乡”则是全诗的高潮部分,诗人低下头来,内心涌起无限的乡愁。这里的“故乡”不仅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更代表了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首关于中秋节赏月的诗篇,更是人类共通情感的一种体现。无论身在何处,当人们面对皎洁的月色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这种情感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连接古今中外所有人的桥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