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生产中,锅炉故障(如锅炉跳闸BT或主燃料跳闸MFT)是不可避免的情况。当这些紧急情况发生时,锅炉系统会自动停止运行以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然而,在锅炉恢复正常运行之前,汽轮机的操作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以下是在锅炉故障后的恢复过程中,关于汽轮机操作的一些实用建议。
1. 确保汽轮机处于安全状态
在锅炉故障后,首要任务是确认汽轮机已经完全停机,并且所有相关阀门已正确关闭。这包括主蒸汽隔离阀、再热蒸汽隔离阀以及抽汽逆止阀等。检查是否有任何异常泄漏或振动现象,同时监测润滑油系统的工作状态,确保油压和油温正常。
2. 监控凝汽器真空度
锅炉故障可能导致凝汽器真空度下降。因此,在恢复过程中,密切监控凝汽器的真空度至关重要。如果发现真空度过低,应立即采取措施增加冷却水流量或启动备用真空泵来提升真空水平。
3. 检查并调整暖管程序
锅炉重启前,必须对蒸汽管道进行充分的预热(暖管)。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暖管速度,避免因升温过快而导致管道应力过大。通常情况下,暖管时间为1-2小时,具体时间取决于管道长度及材质。
4. 调节汽轮机转速
当锅炉开始重新供汽时,需缓慢增加汽轮机转速至额定值。在此阶段,要仔细观察机组振动、轴向位移等参数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升速并查明原因。
5. 验证辅助设备功能
锅炉恢复期间,还需要验证其他辅助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比如给水泵、循环水泵等。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维持整个发电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6. 定期巡检与记录
在整个恢复过程中,安排专人定时巡检各关键部位,并做好详细记录。这样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还能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宝贵的经验数据。
总之,在锅炉BT或MFT动作之后,汽轮机的操作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上述几点建议可以有效指导操作人员顺利完成恢复工作,从而保障电厂的安全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