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树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译文: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警告身边的臣子说:“胆敢劝阻我的人都要被处死!”有一位侍从的年轻人,想劝谏吴王又不敢开口,于是他怀揣弹弓和弹丸,在后花园里徘徊,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这样连续了三天。吴王看到后问他说:“你过来,为什么你的衣服总是湿漉漉的?”年轻人回答道:“树上有一只蝉,它高高地停在树枝上悲鸣,只顾着喝露水,却不知道背后有一只螳螂正准备捕捉它;螳螂弯曲着身体靠近蝉,想要抓住它,却没注意到旁边有一只黄雀正盯着它;而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没察觉到下面有人用弹弓瞄准它。这三种动物都一心想着获取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身后隐藏的危险啊。”吴王听后说道:“说得太好了!”于是放弃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这篇寓言故事通过描述自然界中的一幕生动地揭示了一个道理: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往往只看到眼前的好处,却忽视了潜在的风险与后果。它提醒我们要学会全面考虑问题,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