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许多词汇的意义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语言本身的演变规律,也记录了社会文化、思想观念的变迁。本文将列举并简要说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今异义词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汉语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
一、情感类词语
1. 走
古义:跑。如《木兰诗》中的“双兔傍地走”,意为兔子在地上奔跑。
今义:步行或离开某地。
2. 丈夫
古义:成年男子。如《孟子·梁惠王上》:“丈夫之冠也。”
今义:妻子的配偶。
3. 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或使者携带的东西。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今义:外出时携带的物品。
4. 牺牲
古义:祭祀用的牲畜。如《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身。
5. 亲戚
古义:内外亲属,包括父母兄弟等。如《史记·项羽本纪》:“籍长亲戚,皆成人。”
今义:仅指家庭成员中的直系亲属。
二、生活类词语
6. 汤
古义:热水。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威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7. 豆蔻
古义:一种植物,常用来比喻少女。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今义:中药名。
8. 其实
古义:它的果实。如《孟子·梁惠王上》:“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
9. 烈士
古义:刚直侠义之人。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既至燕,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
今义:为革命事业牺牲的人。
10. 便宜
古义:适宜、便利。如《史记·淮阴侯列传》:“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汝德。”
今义:价格低廉。
三、行为类词语
11.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如《桃花源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今义:指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12. 指示
古义:指出,指引。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今义:上级对下级的命令或意见。
13. 无论
古义:更不必说。如陶渊明《桃花源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今义:连词,表示条件关系。
14. 所以
古义:……的原因。如《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15. 故事
古义:旧事、典故。如苏轼《赤壁赋》:“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今义:文学体裁的一种。
四、抽象类词语
16. 学者
古义:求学的人。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17. 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今义:某一区域或行政区划。
18. 非常
古义:意外的变故。如《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今义:十分、很。
19. 颜色
古义:容貌、脸色。如《木兰辞》:“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今义:色彩。
20. 至于
古义:到达某种境界或结果。如《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以上仅为部分古今异义词语的示例,实际上这类词汇多达数百个。通过对比分析古今意义的变化,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汉语的魅力,还能体会到历史发展的痕迹。希望本文能够激发大家对汉语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探索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