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江南好》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词,也是其《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江南的美丽风光和令人向往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深切怀念之情。
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注释:
1. 江南:泛指长江以南的地区,这里特指苏州一带。
2. 好:美好。
3. 风景旧曾谙:风景优美,曾经熟悉。
4. 江花:江边的花朵。
5. 蓝:一种深蓝色的植物,常用于染色,这里形容江水的颜色非常深绿。
译文:
江南真好啊,那里的风景我曾经十分熟悉。清晨太阳升起时,江边的花朵红得像燃烧的火焰一样灿烂;春天到来的时候,江水绿得如同蓝草一般深邃。这样美丽的景色,怎能不让我怀念江南呢?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后迁居陕西渭南。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诗歌应反映社会现实,关心民生疾苦。他的诗作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自然,深受读者喜爱。白居易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忆江南三首》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
古诗解析:
这首词开篇即点题,“江南好”三个字直抒胸臆,表明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之情。接着通过回忆的方式描述了江南的美好风光。“风景旧曾谙”不仅强调了作者对江南风景的熟悉,还暗示了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手法,将江南的自然美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最后“能不忆江南?”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再次强化了作者对江南的思念之情,使整首词余韵悠长,令人回味无穷。
拓展思考:
白居易在晚年定居洛阳时写下了这组《忆江南三首》,表达了他对江南生活的深深眷恋。从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一个热爱生活、善于发现美的人。他在诗中所展现出来的那种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简单幸福生活的追求,至今仍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不妨多抽出时间去感受身边的美好事物,用心体会生活的点滴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