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是一篇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散文名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郊外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原文如下: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译文: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寒余威仍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一刮就飞沙走石。我只好拘束在一间屋子里,想出去都出不去。每次顶着寒风出门,走不到百步就回来了。
二十二日那天,天气略微暖和,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出了东直门,到了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长堤上,肥沃的土地微微湿润,一眼望去,视野开阔,就像笼中的鸟儿忽然飞向天空一样自由自在。这时河上的薄冰开始融化,水波开始发出亮光,一层层细小的波浪,清澈见底,亮晶晶的如同刚打开的镜子反射出的冷光。山峦被晴天的雪水洗涤得干净明亮,像刚梳洗过一样秀丽清新,鲜艳明媚,宛如美丽的女子刚刚梳妆完毕,头发刚刚梳理整齐。柳条刚刚抽出嫩芽,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麦苗像短小的马鬃一样高。虽然游人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举杯唱歌的,穿着艳丽衣服骑驴的,也时常可见。风虽然还很猛,但走路却会出汗。凡是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戏水的鱼儿,都显得那么悠闲自在,羽毛和鳞片之间都透着喜悦。这才明白郊外田野并非没有春天,只是居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不会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潇洒地生活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大概只有做官的人了吧。而且这个地方正好离我住的地方很近,我的出游将从这里开始,怎能不记录下来呢?这是己亥年的二月啊。
注释:
1. 燕地:指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一带地区。
2. 花朝节:旧时以农历二月十五为花朝节,相传这一天是百花生日。
3. 冻风:寒风。
4. 飞沙走砾:形容风很大,吹得沙子和碎石乱飞。
5. 局促:拘束,不自由。
6. 廿二日:即二十二日。
7. 天稍和:天气稍微暖和些。
8. 东直:地名,在北京城东。
9. 土膏:肥沃的土地。
10. 若脱笼之鹄:好像从笼中放飞的天鹅。
11. 冰皮始解:河面上的薄冰开始融化。
12. 波色乍明:水波开始显现出明亮的颜色。
13. 鳞浪:像鱼鳞一样的细小波浪。
14. 晶晶然:亮晶晶的样子。
15. 雪水:雪融化的水。
16. 髻鬟之始掠:比喻女子刚刚梳理过的发髻。
17. 浅鬣:短小的马鬃。
18. 泉而茗者:用泉水煮茶喝的人。
19. 罍而歌者:举起酒杯唱歌的人。
20. 红装而蹇者:穿着艳丽衣服骑驴的人。
21. 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22. 呷浪:在水边嬉戏。
23. 堕事:耽误事情。
24. 潇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25. 己亥:指1599年。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厚情感,同时也能体会到他对生活态度的豁达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