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文学中,这首短小精悍的小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简练的语言流传至今。此句“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出自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全诗如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这首诗是王湾在漫游江南时所作,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首联点明了旅途的遥远与艰辛,“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描绘了一幅青山绿水间的行舟图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寂。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进一步刻画了旅途中的景象,潮水涨起,两岸显得更加开阔;而风正吹来,船帆高挂,象征着旅途的平稳与顺畅。然而,这种平静的景象却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波澜。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则将自然景象与时间流逝巧妙结合,表现出时光飞逝、岁月如流的感慨。尤其是“江春入旧年”一句,把春天的到来比作渗透到旧年的时光之中,寓意着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
尾联“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直抒胸臆,道出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的“乡书不可寄”并非真的无法寄信,而是因为诗人深知即便写了信也难以送达,这更突显了他身处异地、与家乡隔绝的无奈。而“秋雁又南回”则借雁南飞的形象,强调了季节的更迭和归途的遥不可及。秋雁南飞本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但在诗中却被赋予了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诗人内心愁绪的象征。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旅途风光的描写,抒发了游子的思乡情怀。诗中的“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不仅是一句简单的描述,更是情感的凝聚,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和无法归去的惆怅。这种情感跨越时空,触动了无数离乡背井之人的内心深处,使得这首诗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