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2025-05-07 19:34:17

问题描述: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求解答求解答,求帮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7 19:34:17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启蒙读物之一,它以简洁的三字句形式叙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道德观念。这部作品语言通俗易懂,内容涵盖广泛,从历史人物到伦理教育,从天文地理到人生哲理,无所不包。以下是《三字经》的全文及其简要解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解释】每个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人的天性都很接近,只是由于后天环境和习惯的不同,才导致了差异。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解释】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教育,他的本性就会改变。教育的方法在于专注和坚持。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解释】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曾多次搬家。如果孩子不好好学习,她就剪断织布机上的布作为警告。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解释】窦燕山注重家庭教育,他教导的五个儿子都成了有名的人物。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解释】养育孩子却不加以教育是父母的过错;教育孩子不严格就是老师的懒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解释】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和道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解释】作为子女,在年少的时候应该亲近良师益友,学习礼仪规范。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解释】黄香九岁时就能为父亲暖被窝,孝顺父母是每个人应该做到的事情。

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解释】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尊敬兄长的道理应该从小知道。

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解释】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增长见识,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文化。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解释】从一到十,再从十到百,再到千、万,数字是无穷无尽的。

三光者,日月星。三才者,天地人。

【解释】太阳、月亮和星星被称为“三光”;天、地、人被称为“三才”。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解释】君臣之间的忠义、父子之间的亲情、夫妻之间的和谐是社会关系中的三大纲领。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解释】春夏秋冬四季交替,运行不息。

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解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与中央相对应。

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

【解释】水、火、木、金、土被称为五行,它们来源于自然的规律。

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解释】仁、义、礼、智、信是做人的五种基本道德准则,不能混淆或违背。

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解释】稻米、高粱、豆类、小麦、黍子、稷子是人们日常食用的六种谷物。

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解释】马、牛、羊、鸡、狗、猪是人类饲养的六种家畜。

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

【解释】喜、怒、哀、惧、爱、恶、欲是人的七种情感。

青赤黄,及黑白。此五色,目所识。

【解释】青、赤、黄、黑、白是人眼能够辨识的五种颜色。

酸苦甘,及辛咸。此五味,口所含。

【解释】酸、苦、甘、辛、咸是人舌头能够品尝的五种味道。

膻焦香,及腥朽。此五臭,鼻所嗅。

【解释】膻、焦、香、腥、朽是人鼻子能够闻到的五种气味。

匏土革,木石金。丝与竹,乃八音。

【解释】匏瓜、泥土、皮革、木材、石头、金属、丝线、竹子是制作乐器的八种材料。

高曾祖,父而身。身而子,子而孙。

【解释】从高祖父到曾祖父、祖父、父亲,再到自己、儿女、孙辈,这是家族的传承顺序。

自子孙,至玄曾。乃九族,人之伦。

【解释】从自己到玄孙、曾孙,这九代人构成了家庭伦理关系。

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

【解释】父子之间要有恩情,夫妻之间要互相追随,兄长要友善,弟弟要恭敬。

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解释】长幼有序,朋友之间要真诚相待,君主要受到尊重,臣子要忠诚。

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越。

【解释】以上十条伦理原则,是所有人都应当遵循的,不可违背。

若广学,惧其繁。但力行,务在勤。

【解释】如果想要广泛学习,会感到内容繁杂。关键是要努力实践,务必勤奋。

《三字经》不仅是一部教育孩子的经典教材,也是成年人修身齐家的指南。通过这些简短的句子,人们可以快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基本常识。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