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
- 掌握诗中的重点字词及其含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和讲解,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表达。
- 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各自对诗歌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
- 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深厚的友情以及面对离别的豁达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情感内涵。
难点:体会诗人送别友人时复杂而真挚的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先讲述一个关于友情的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送别之情。接着播放一段有关唐代背景的视频短片,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
(二)初读感知
1. 教师示范朗读全诗,注意节奏和韵律。
2. 学生自由朗读几遍,熟悉诗歌内容。
3. 提问:“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精读赏析
1. 分析题目《芙蓉楼送辛渐》,解释“芙蓉楼”是地点,“送”表示送别,“辛渐”为被送之人。
2. 逐句解析诗句:
- “寒雨连江夜入吴”,描绘了秋夜冷雨笼罩下的江南景色;
- “平明送客楚山孤”,点明送别的时间与地点;
- “洛阳亲友如相问”,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 “一片冰心在玉壶”,借比喻抒发自己纯洁无瑕的心志。
3. 结合注释进一步探讨每句话的具体意义。
(四)合作探究
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解读其中一句或两句,并准备简短的汇报。然后邀请各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成果,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者提出疑问。
(五)拓展延伸
1. 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送别场景。
2. 推荐几首类似的送别主题古诗给学生课后阅读,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等。
四、总结归纳
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芙蓉楼送辛渐》不仅是一首普通的送别诗,更蕴含着诗人高尚的情操与美好的愿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珍惜友谊,勇敢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挑战。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并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2.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从这首诗中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