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帛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2025-05-08 00:09:05

问题描述:

帛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有没有人理我啊?急死个人!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8 00:09:05

在古代汉语中,“帛”字是一个非常常见的词汇,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从字形上看,“帛”由“白”与“巾”两部分组成,直观地反映了其本义为白色的丝织品。然而,在文言文中,“帛”不仅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意义,还被赋予了更多的象征性和隐喻性表达。

首先,“帛”作为丝织物的一种,在早期文献中频繁出现于描述服饰、器物装饰等场景之中。例如,《诗经·小雅·车辖》中有云:“维丝伊何?维其有之。”这里的“丝”即指代丝绸制品,而“帛”亦常与此类物品相提并论。此外,在《周礼》等典籍里,“帛”更是成为衡量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之一,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奢侈品的高度推崇。

其次,“帛”还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当中,用以描绘自然景色或抒发情感。如唐代诗人王维在其名篇《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虽然此句并未直接提及“帛”,但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如梦似幻的画面之中,这正是借助了类似“帛”般柔软细腻材质所营造出的独特氛围。同样地,在宋代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中,“锦书难托”、“云中谁寄锦书来”等句子,则进一步深化了“帛”作为信笺载体的功能属性,并赋予其浓厚的人文情怀。

再者,“帛”在某些特定场合下也被用来指代纸张或者书写材料。随着造纸术的发展,“帛”逐渐退出主流舞台,但在此之前,它曾是记录文字信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秦汉时期,“竹简木牍”之外,贵族阶层普遍采用“帛书”作为正式文件形式,因此,“帛”也成为权力与知识传承的重要媒介。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传统书写方式,也促进了文化传播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帛”在文言文中的含义远超其表面定义,它既是物质文明发展的见证者,又是精神文明交流的桥梁。通过对这一词汇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窥见古代社会风貌,更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魅力所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