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感知文章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感受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恩之心。
- 培养学生珍惜当下,努力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中关于师恩的具体描述,体会作者内心深处对于老师的感激之情。
难点:如何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如PPT)、相关视频资料等辅助工具;同时也要布置好教室环境,营造出温馨和谐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师生之间感人故事的小短片,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老师对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然后提问:“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让你特别感动的事情?可以是来自家人也可以是来自朋友或者老师。”以此引入今天要学习的文章《师恩难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全文,圈画出生字词并尝试借助字典解决;
2. 思考以下问题:
- 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 你认为作者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1. 分段朗读课文,每一段落请一位同学负责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做好笔记;
2. 小组讨论:找出文中描写老师形象最生动的部分,并分析这些描写体现了老师怎样的品质;
3. 全班交流分享,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指导。
(四)拓展延伸
组织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感谢我的老师”。鼓励每位同学上台讲述自己与老师之间的难忘经历,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到了文中所描述的美好师恩,更重要的是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发现身边值得感谢的人事物,用自己的行动来回馈他们的付出。
六、作业布置
1. 把自己今天学到的内容整理成一篇读后感;
2. 利用周末时间给自己的任课老师写一封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