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卦,位于乾卦之后。《坤》卦象征着地,与乾卦的天相对应,代表阴性、柔顺、包容和大地的承载力。在《易传》中,《坤》卦被视为君子修身养性的典范,强调谦逊、顺从和厚德载物的重要性。
《坤》卦原文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初六:履霜,坚冰至。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六五:黄裳,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白话译文
《坤》卦:非常亨通,有利于像雌马那样保持正固的态度。君子有所行动时,如果先迷失方向,后来能找到主人,这样会很吉利。向西南方向可以得到朋友的帮助,而向东北方向则会失去朋友。安心守正,则吉祥。
初六:脚踏寒霜,预示着坚硬的冰冻即将到来。
六二:正直、端方、宏大;即使不学习也没有什么不利。
六三:蕴含美好的品德,可以坚守正道,或者追随君王做事,虽无成就但有好的结局。
六四:像扎紧口袋一样谨慎行事,没有灾祸也没有荣誉。
六五:黄色的衣服,非常吉祥。
上六:龙在野外争斗,流出血来,颜色混杂。
《坤》卦通过描述大地的特性,教导人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持谦逊、顺从和积极向上的态度,以达到和谐与成功的目的。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个人修养,也对社会治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