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六课《散步》。这是一篇充满温情与哲思的散文,作者莫怀戚通过一家三代人在田野间散步的小事,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生命传承的意义。
一、教材分析
《散步》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亲情”,旨在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美好。文章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尊重。课文短小精悍,适合初中生阅读理解,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思考。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他们的思维活跃,但缺乏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帮助他们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体会平凡中的伟大,从而培养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此外,这篇文章的语言优美,适合作为语言训练的好材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水平。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文的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如“分歧”、“责任”等;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并学会从平凡生活中提炼出深刻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亲情、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文章中所蕴含的家庭伦理观念及生命意义。
- 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反思自己的行为习惯,增强责任感。
五、教学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创设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所描述的情景。
2. 小组合作探究法: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交流,促进同学之间的互动合作。
3. 朗读指导法:通过范读、领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力量。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关于家庭和睦相处的小视频,引发学生对于家庭关系的兴趣。
2. 整体感知: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概括主要内容并提出疑问。
3. 精读品味:针对具体段落进行详细解读,特别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部分加以强调。
4.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类似的经历或者想法,进一步深化主题认识。
5. 总结归纳: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七、板书设计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知识点,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
散步
|——背景介绍
|——情节发展(分歧→解决)
|——中心思想(亲情至上)
|——写作特色(细腻描写)
```
八、作业布置
最后,我会给学生们布置一项开放性的作业——写一篇短文《我眼中的家》,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对家的理解。
以上就是我对《散步》这篇课文的教学构思,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