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文学作品,一直是教师们关注的重点。《苏州园林》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经典散文,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篇文章,特制定以下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理解作者通过观察和描述展现的园林之美。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文章结构,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难点:体会文中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及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资料、录音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张苏州园林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园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引入课文标题《苏州园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播放课文录音,请同学们边听边勾画出不熟悉的字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组织小组交流分享各自的理解。
三、精读细品
1. 分段落阅读课文,分析每一段落的大意,找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苏州园林的?
2. 结合具体语句探讨作者是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增强表达效果的?
3. 引导学生发现文章层次分明的特点,思考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四、拓展延伸
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园林景观或风景名胜,谈谈你对美的认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描绘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园林。
五、总结归纳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习本文的意义在于提升个人修养的同时也增进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搜集更多关于苏州园林的信息,制作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尝试模仿本文风格写一篇短文介绍身边的某个景点。
通过以上环节的设计,相信学生们不仅能够全面地掌握《苏州园林》这篇课文的知识点,还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