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陈元方年十一时》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2025-05-09 11:53:01

问题描述:

《陈元方年十一时》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9 11:53:01

原文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家君?”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

1. 陈元方:东汉末年的名士,陈寔的儿子。

2. 袁公:指袁绍,东汉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

3. 贤家君:对他人父亲的尊称。

4. 太丘:地名,陈寔曾任太丘长。

5. 履行:实行,实践。

6. 绥:安抚。

7. 抚:抚慰。

8. 恣:任凭,听任。

9. 益敬:更加受到尊敬。

10. 孤:古代诸侯自称谦词。

11. 尝:曾经。

12. 周旋:交往,互动。

13. 动静:行动与静止。

14. 师:效法,学习。

翻译

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访袁绍。袁绍问他:“你父亲在太丘任职时,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是如何治理地方的呢?”元方回答说:“我的父亲在太丘,对于强者用德行来安抚他们,对于弱者用仁爱来抚慰他们,让他们随心所欲地生活,时间久了,人们对他更加尊敬。”袁绍说:“我过去也曾担任过邺县的县令,正是按照这样的方式行事。不知道是你父亲效法我,还是我效法你父亲呢?”元方回答说:“周公和孔子,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行为准则却是一致的。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这篇小故事展现了陈元方的智慧与机敏,同时也体现了古代士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与传承精神。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德治理念的重视以及对先贤智慧的传承态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