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景公之时,齐国大治,然景公性喜奢靡,常有荒政之举。一日,景公设宴,酒酣耳热之际,命乐工奏乐,且召群臣共饮。晏子见状,心知景公此举有失国君之体,恐误国事,遂上前劝谏。
晏子曰:“臣闻圣王治国,必先正己而后正人。今君宴饮无度,乐声不绝,恐天下诸侯闻之,谓齐国无道,如此则国威受损矣。且君若沉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则社稷危矣。”
景公听罢,虽觉晏子所言有理,然心中仍有所不舍。晏子见景公未从,又曰:“古语云:‘俭以养德’。君若能节制欲望,勤于政事,则四方皆服,齐国必能长治久安。反之,若君一味追求享乐,则国家衰败不远矣。”
景公闻言,深感惭愧,乃命停止宴乐,专心处理政务。自此以后,景公励精图治,齐国日益强盛。
此故事说明,作为一国之君,应以国家和百姓为重,不可因个人私欲而荒废国事。同时,也体现了晏子忠心耿耿,敢于直言进谏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也应以此为鉴,无论身处何位,都应以大局为重,尽职尽责,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