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范卫生院的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医疗工作的正常开展,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卫生院所有涉及财务活动的相关人员和部门。
一、预算管理
1. 年度预算编制
卫生院每年需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年度预算计划,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医疗服务需求、设备采购计划及日常运营成本等因素。
2. 预算执行与监督
预算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财务部门需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偏差时应及时调整,并向管理层报告。
二、收入管理
1. 收费规范化
所有医疗服务费用均需按照国家规定标准收取,不得随意加价或乱收费。收费项目需明码标价,接受患者监督。
2. 票据管理
使用正规发票或收据进行收费,确保每笔收入都有据可查。严禁开具虚假票据,避免出现账外资金现象。
三、支出管理
1. 审批流程
各类支出需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大额支出(如固定资产购置、大型维修等)需提交申请报告,经院长办公会讨论通过后方可实施。
2. 合理控制成本
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不必要的开支,优化资源配置。例如,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实行集中采购以降低成本。
四、资产管理
1. 固定资产管理
对于医院内的各类固定资产(如医疗器械、办公设备等),应建立详细的台账记录其来源、用途及使用状态。定期盘点,防止资产流失。
2. 流动资产管理
医院的资金、库存药品及其他流动资产也需妥善保管,防止丢失或损坏。同时,要注重资金周转速度,提高资金利用率。
五、会计核算
1. 账务处理
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每月末需编制财务报表,供管理层决策参考。
2. 档案管理
各类财务凭证、账簿及报表应当分类归档保存,便于日后查阅。电子文档也需备份存档,以防丢失。
六、内部审计
1. 定期审计
卫生院应设立专门的审计机构或聘请外部专业机构,定期对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违规处罚
对违反财务管理制度的行为,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情节严重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结语
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是卫生院健康发展的基石。希望通过本制度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卫生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以上即为《卫生院财务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共同维护医院的良好秩序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