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5-05-09 23:38:17

问题描述:

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在线等,求秒回,真的火烧眉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9 23:38:17

原文

原文如下: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外于形焉。

辙也未之闻也,愿得观公之仪容,听公之言,以考其胸中之所有,然后决矣。辙之来也,父兄之教也;太尉之训也,则辙之志也。辙之游也,太尉之门也;太尉之德也,则辙之师也。辙虽不敏,请尝试之。

翻译

苏辙向韩太尉致书道:我生性喜爱撰写文章,对此思考良多。我认为文章是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然而文章不能单靠学习就能写得好,而气质却可以通过培养得以提升。孟子说:“我能很好地滋养我的浩然正气。”如今读他的文章,感到其气度宽广深厚,充满天地之间,与其气质相匹配。司马迁遍游天下,考察各地名山大川,与燕赵地区的豪杰交往,因此他的文章风格奔放,颇具奇异之气。这两位先生,难道曾经专门练习写作这种风格的文章吗?他们的气质充实于内心,并自然流露于外貌之中。

我还未曾亲眼见到您,希望能有机会拜见您的风采,聆听您的教诲,以此来检验您内心的涵养,这样之后才能做出判断。我此次前来求学,既得益于父兄的教导,也是为了接受您的训导,这是我追求的目标。我这次拜访,是在您的门下学习,您的品德就是我的榜样。虽然我不够聪慧,但我愿意努力尝试。

赏析

本文开篇即点明主旨,强调了文章与气质之间的关系。苏辙认为,文章并非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需要深厚的内在修养作为支撑。他引用孟子和司马迁的例子,说明了真正的文学才华来源于生活阅历和个人修养的积累。同时,他也表达了对韩太尉的高度敬仰,希望能在其指导下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文学造诣和人格境界。

全文语言简洁优美,逻辑清晰严密,充分体现了苏辙作为散文大家的高超技艺。此外,文中还透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展现了年轻人虚心求教的精神风貌。整篇文章不仅是一封普通的求师信,更是一部关于文学创作理念的经典论述,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借鉴。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