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动四川生猪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稳定市场供应,保障养殖者的合法权益,四川省政府近日出台了《四川生猪十条措施》。这一政策旨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促进生猪生产、疫病防控和市场流通等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
首先,在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方面,《措施》提出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猪规模化养殖项目。对于新建或改扩建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并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其次,在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上,《措施》强调要完善基层防疫体系建设,提高检测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同时,实施强制免疫“先打后补”政策试点,减轻养殖户负担。
此外,《措施》还特别关注了种猪场及种公猪站的保护与发展。明确指出对核心育种场和扩繁基地提供必要的扶持政策,确保优良品种资源得到有效保存与利用。
针对当前存在的非法调运等问题,《措施》要求强化运输环节监管,严厉打击未经检疫合格擅自跨省调运行为。并建立健全追溯系统,实现从养殖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建设方面,《措施》提出建立多部门联动的价格信息采集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地反映市场价格动态,指导生产和消费决策。
为促进绿色循环农业发展,《措施》鼓励采用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生态友好型饲养模式。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激励企业投资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
最后,《措施》还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服务措施,如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营商环境等,以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投身于四川生猪产业的发展中来。
总之,《四川生猪十条措施》从多个维度出发,力求构建起一个健康稳定的生猪产业链条,既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