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了亲人》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文章以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深厚的友谊。这篇课文语言生动,情感真挚,适合学生学习和体会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一、课文原文
列车呀,请慢一点儿开,
让我们再看一眼朝鲜的亲人,
让我们在这曾经洒过泪水的国土上,
再一次深情地回望。
再见了,亲人!
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
那熟悉的身影,
那亲切的笑容,
那温暖的话语,
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
再见了,大娘!
记得五年前的春天,
您为我们缝补衣裳,
冒着敌人的炮火,
您不顾自己的安危,
把粮食送到阵地前沿。
您说:“只要你们能吃饱,
我受点苦又算得了什么!”
再见了,小金花!
你妈妈为了掩护伤员,
英勇牺牲。
你的泪水滴落在我的心田,
你的坚强让我更加勇敢。
我们的心永远连在一起。
再见了,大嫂!
您在寒冷的冬天,
给我们送来热腾腾的米饭,
您的双手冻得通红,
但您依然坚持着。
您说:“志愿军同志,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受课文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重难点
-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 难点: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
1. 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 重点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事例,如大娘为志愿军缝补衣裳、小金花的母亲牺牲等,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 讨论:为什么志愿军战士要告别朝鲜的亲人?他们之间的友谊体现在哪些方面?
(四)拓展延伸
1. 学生分组表演课文中的情景剧,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谈谈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五)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抗美援朝的历史背景,更感受到了志愿军战士与朝鲜人民之间深厚的友谊。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这种伟大的友谊精神。
五、板书设计
- 再见了,亲人!
- 大娘:送粮缝衣
- 小金花:母亲牺牲
- 大嫂:送饭冒寒
六、作业布置
1. 抄写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背诵课文中的精彩片段。
3. 完成练习册的相关习题。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课文的知识点,还能深刻体会到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从而达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