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遥远的小村庄里,有一座破旧的小书店。店主是一位瘦削的年轻人,大家都叫他“小李”。小李虽然年纪轻轻,但对书本却有着近乎虔诚的热爱。他的书店不大,但每一本书都像是他的孩子一样被精心呵护着。
村子里的孩子们常常围在书店门口,隔着玻璃窗看那些花花绿绿的封面。可是,他们大多数都没有钱买书。小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总是笑着说:“没关系,你们可以随便翻阅,只要喜欢就好。”
有一天,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走进了书店。他的手里攥着一把皱巴巴的零钱,脸上写满了期待与犹豫。小李一眼就认出了这个小男孩——他是村里最穷苦的孩子之一,名字叫阿强。阿强小心翼翼地走到柜台前,低声问:“叔叔,这本书多少钱?”
小李低头看了看那本书,是一本关于草原的故事书。他微微一笑,说:“五块钱。”阿强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但随即又黯淡下去。他把钱递给小李,却迟迟不敢接回书。小李察觉到了他的窘迫,便轻声说道:“别急,慢慢来。”
阿强走了之后,小李并没有收下那五块钱。他将书包好,悄悄放在书店的一个角落里,并在上面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别饿坏了那匹马。”
几天后,阿强再次来到书店,这次他带着更多的零钱,还有一些自己攒下的鸡蛋。他站在柜台前,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结结巴巴地说:“叔叔,我……我有这些钱了!”
小李看着阿强手里的东西,心中一阵酸楚。他接过鸡蛋,把书递给了阿强,然后拍拍他的肩膀说:“记住,别饿坏了那匹马。”
后来,阿强长大了,他离开村子去了城市读书。多年以后,他成为了一名作家,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在新书发布会上,他提起这段往事时,声音有些哽咽。“那本书改变了我的人生,”他说,“它让我明白了知识的力量,也教会了我如何去帮助别人。”
而那句“别饿坏了那匹马”,则成了阿强一生铭记的话。它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叮嘱,更是一种善意的传递,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
故事传开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那个小村庄和那家不起眼的小书店。人们纷纷捐款捐物,为孩子们建造了一个新的图书馆。而小李依旧守着他的书店,继续用自己的方式,让每一个渴望知识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他们的光芒。
从此,这座小村庄不再贫穷,因为它的灵魂早已被书籍点亮;而这句“别饿坏了那匹马”,也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永恒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