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泣?”原对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矣!”原曰:“无钱资。”师笑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邴原始得入书舍学习。终成大儒。
翻译:
邴原年幼时失去了父亲,几岁的时候,路过一座私塾,不禁泪流满面。老师见状问他:“小孩子为什么哭泣?”邴原回答说:“孤儿容易感到悲伤,贫穷的人容易触动情感。读书的人,凡是能够学习的,都有亲人相伴。我一方面希望自己不要成为孤儿,另一方面羡慕别人能有机会学习,心中感慨万分,所以才哭泣。”老师听后动容地说:“想读书的话就进来吧!”邴原回答道:“我没有钱交学费。”老师笑着说:“如果你有志向,我可以免费教你,不需要学费。”
于是邴原开始在私塾学习,最终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
这段故事通过邴原的经历告诉我们,学习的机会弥足珍贵,无论条件如何,只要有志向和毅力,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