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张养浩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小令以凝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描绘了潼关这一重要关隘的历史变迁与沧桑巨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感慨以及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
开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生动地勾勒出潼关山势雄伟、黄河奔腾的壮阔景象。“聚”字形象地表现出群山环绕、层峦叠嶂的态势;而“怒”字则赋予黄河以生命,仿佛河水咆哮翻滚,诉说着无尽的激荡与不平。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磅礴气势,也为全曲奠定了雄浑悲壮的基调。
接着,“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简洁明快地点明潼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险要性。作为连接东西方交通要道的战略要塞,潼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承载着无数历史风云变幻的记忆。
进入下阕,“望西都,意踌躇”传达出诗人登高远眺时复杂的心绪。面对昔日繁华的长安城遗址,他不禁思绪万千,陷入深深的思索之中。“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这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了王朝更迭、盛衰无常的残酷现实。无论曾经多么辉煌灿烂的宫殿楼台,在时间长河中终究难逃化为尘埃的命运。这不仅是对秦汉两朝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整个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兴衰规律的深刻洞察。
最后,“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将全曲推向高潮,升华了主题思想。无论是国家昌盛还是覆灭,最痛苦的始终是普通民众。他们承受着战乱带来的流离失所、饥寒交迫之苦,这种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关注体现了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山坡羊·潼关怀古》通过对潼关独特地理环境的描写以及对历史兴亡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民生疾苦的忧虑。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散曲创作中的典范之作,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