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特点,并掌握歌曲《前门情思大碗茶》中体现的京腔韵味。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演唱及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材分析
《前门情思大碗茶》是一首融合了现代流行元素与传统京味文化的歌曲,由著名词作家王立平作词,作曲家姜育恒谱曲。该作品以北京前门为背景,借助“大碗茶”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表达了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歌词生动形象,既保留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又不失时代气息。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但由于地域差异和个人兴趣的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京剧艺术缺乏足够的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并模仿歌曲中的京腔韵味;
难点: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五、教学准备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等乐器以及相关音频资料;同时鼓励学生课前查阅关于京剧的相关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北京前门老街风貌的视频短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随后提问:“你们知道这里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卖大碗茶的小摊吗?”以此引出今天的主题——《前门情思大碗茶》。
(二)初步感知
播放完整版歌曲录音,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思考以下问题:
1. 歌曲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体验?
2. 你觉得这首歌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三)深入学习
1. 跟唱练习
教师弹奏钢琴伴奏,带领全班同学一起跟唱歌曲。注意强调每个音符之间的连接要自然流畅,尤其是那些带有京腔特色的转音部分。
2. 分析歌词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解读一段歌词,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内容想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最后请各组代表分享成果,共同探讨整首歌的主题思想。
3. 观看视频
播放一段关于京剧表演片段的视频,让同学们观察演员们是如何运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来表现角色性格特征的。然后结合刚才学到的知识点,试着分析歌曲中哪些地方借鉴了京剧的表现手法。
(四)巩固提升
组织一场小型音乐会,邀请每位同学上台表演一段自己喜欢的部分。可以单独清唱也可以邀请同伴配合完成。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大家更好地记住所学内容,还能培养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七、总结评价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表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同学。同时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们回家后继续查找更多有关京剧或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