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出自西汉刘向所著的《说苑·正谏》,原文如下: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这段文字的大致意思是: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地栖息在树枝上,一边悲伤地鸣叫一边吸饮着露水,却不知道螳螂就在它的身后。螳螂弯着身子靠近蝉,想要捕捉它,但却没有察觉到黄雀就在旁边。黄雀伸长脖子想要啄食螳螂,却也没想到下面有人拿着弹弓瞄准它。这三者都一心想着要获取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背后隐藏的危险。
这个故事通过生动的比喻,告诫人们在追求利益时不能只顾眼前,而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它提醒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全面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避免因一时的贪图小利而导致更大的损失。这种深刻的道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