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书法艺术的长河中,王羲之无疑是最璀璨的一颗明星。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对后世书法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晋书·王羲之传》便是记载这位伟大书法家生平事迹的重要文献之一。
原文节选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注释
- 司徒导:指王导,东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
- 骨鲠:形容性格刚直。
- 隶书:汉字的一种书写形式,王羲之所擅长。
- 东厢:指房屋的东侧房间。
- 矜持:拘谨、谨慎。
翻译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他小时候说话不多,人们并不觉得他特别出众。长大后,他变得能言善辩,并以性格刚正著称。尤其擅长隶书,被公认为古今第一。评论家称赞他的笔法,说他的字迹如浮云般飘逸,像惊龙一样矫健,深受堂伯王敦和王导的喜爱。当时陈留的阮裕很有名望,他也把王羲之与王承、王悦并称为王家三少。有一次,太尉郗鉴派门生到王导家挑选女婿,王导让门生去看看王家的年轻人。门生回来报告说:“王家的年轻人个个不错,但听说有人来选婿,大家都表现得很拘谨。只有一个人躺在东边的房间里吃东西,好像没听见似的。”郗鉴听了说:“正是这样的人才好!”一打听,原来就是王羲之,于是就把女儿嫁给了他。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到王羲之不仅在书法上有卓越成就,在为人处世上也有独特的风采。他那种不拘小节的态度,正是他超凡脱俗人格魅力的一部分。这种品质使得他在众多才华横溢的人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千古流芳的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