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许多经典诗词和名句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与情感内涵。“山一程水一程”这句词句,正是出自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代表作《长相思·山一程》。这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思念之情,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
纳兰性德作为满洲正黄旗人,其家族背景显赫,但他却更倾向于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他才华横溢,在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里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其中不乏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长相思·山一程》便是这样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
全词如下: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
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
故园无此声。
从字面上看,“山一程水一程”描述的是旅途中不断翻越山岭、渡过河流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行路之艰难。而紧接着的“身向榆关那畔行”,则进一步点明了目的地是遥远的边塞地区——榆关(今山海关)。接下来的两句“夜深千帐灯”,通过描写夜晚军营中灯火辉煌的画面,烘托出一种紧张而又壮阔的氛围。
下阕开始转入内心世界的抒发。“风一更,雪一更”继续强调旅途中的恶劣天气条件,使得旅途更加艰苦。“聒碎乡心梦不成”一句,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因思乡而难以入眠的心境。“故园无此声”则将对比拉回到家乡,暗示了家乡虽然宁静美好,但却遥不可及。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的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个漂泊在外、满怀愁绪的形象。它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底层知识分子对于仕途坎坷、理想难酬的无奈感叹,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长相思·山一程》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并广受欢迎,不仅仅因为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更重要的是它触及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无论是身处异地还是身处繁华都市,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怀念起自己的故乡。这种普适性使得这首词跨越时空界限,成为了不朽之作。
总之,“山一程水一程”的出处在于纳兰性德的《长相思·山一程》,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让我们在品味古典文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穿越千年依然鲜活的思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