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中,“损”是一个多义词,既可以作为形容词,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它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组合成多种词语,表达不同的含义。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损”可以组成哪些常见的词语。
一、“损”作为形容词时的常用词语
1. 损伤
指物体受到损害或伤害。例如:“这次事故造成了车辆的严重损伤。”
2. 损坏
表示物品失去原有的功能或外观完整。例如:“这台机器因为长期使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损坏。”
3. 损益
原指经济上的收益与亏损,后来也用于泛指利益得失。例如:“公司今年的损益情况如何?”
4. 损毁
强调因某种原因导致的破坏或毁灭。例如:“大火将整座建筑完全损毁。”
5. 损友
指那些对朋友有害的朋友。例如:“交朋友要小心,不要被损友影响。”
二、“损”作为动词时的常用词语
1. 损害
表示对事物造成不利的影响。例如:“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公司的形象。”
2. 损及
意为使某人或某物受到损害。例如:“他的行为可能损及整个团队的利益。”
3. 损兵折将
常用于军事领域,表示损失兵力和将领。例如:“这场战斗让我们损兵折将。”
4. 损人利己
形容自私的行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例如:“这种损人利己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5. 损毁名誉
指通过某些行为或言论损害一个人的名声。例如:“你的行为可能会损毁自己的名誉。”
三、“损”与其他字搭配形成的独特词语
1. 损益平衡
指在经济活动中,收益和亏损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例如:“企业需要找到损益平衡点。”
2. 损毁文物
特别是在文物保护领域,强调对文物造成的破坏。例如:“我们必须防止任何损毁文物的行为。”
3. 损毁环境
指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例如:“工业污染正在严重损毁我们的生态环境。”
4. 损毁信用
指通过不当行为或言论破坏个人或企业的信誉。例如:“这种做法会严重损毁公司的信用。”
5. 损毁设施
常用于描述自然灾害或其他原因对公共设施的破坏。例如:“地震后,许多道路和桥梁都受到了损毁。”
四、“损”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损”还具有一定的哲学意味。《道德经》中有“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强调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欲望和行为,最终达到一种自然和谐的状态。这种思想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提倡节约资源、避免浪费等。
总之,“损”作为一个基础词汇,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组合可能性。无论是作为形容词还是动词,它都能准确地表达出特定的情感或状态。希望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分析,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