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写道:“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从这两句可以看出,诗歌描绘的是初夏时节的景象。梅子成熟的时间通常是在农历四五月间,这时正值江南的梅雨季节结束,天气转为晴朗。因此,“梅子黄时日日晴”点明了时间背景,即初夏的一个连续晴好的日子。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外出游玩,于是诗人乘船沿溪而行,直到尽头后改走山路继续探索。
接着诗句提到:“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这里进一步强化了夏季的特点。“绿阴”说明树木繁茂,这是夏季植物生长旺盛的表现;而“黄鹂四五声”的描写则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鲜活。黄鹂鸣叫于浓密树荫之间,为寂静的山林平添了几分灵动之感。
综上所述,《三衢道中》所描写的正是初夏这个季节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沿途景色的细腻观察与刻画,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夏日山行经历。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正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