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如下: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原文翻译
春日的风停歇了,落花散落在泥土中散发出香气,花朵已经凋零殆尽。天色已晚,我懒于梳理头发。眼前的一切虽然依旧如故,但人事已非,一切似乎都已终结,想要倾诉心中的忧愁,却早已泪湿衣襟。
听说双溪那边春天的景色依然美好,我也曾打算乘着小船去游玩一番。只是担心那小小的船只,难以承载我内心沉重的哀愁。
深度解读
“物是人非事事休”这一句,表面上看是对景物变化的感慨,实则蕴含了更深层次的人生哲理。词中的“物是”,指的是自然界的景象并未因人的离去而改变;而“人非”,则暗示了人世间人事变迁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这种对比,使得原本熟悉的世界变得陌生起来,也让词人感到深深的失落。
“事事休”三字,更是将词人的绝望情绪推向高潮。在经历了国破家亡、亲人离散等一系列打击后,她感到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尽管还有些许希望(如想去双溪泛舟),但最终还是被内心的沉重愁绪所压倒,无法真正释怀。
整首词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李清照晚年孤寂凄凉的心境,同时也反映了那个动荡年代下无数普通人命运的缩影。它不仅是一首抒情词作,更是一部浓缩的历史画卷,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