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作为中国顶尖高校之一,其校训“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早已深入人心。这八个字不仅是南大精神的浓缩,更是激励无数学子追求卓越的动力源泉。然而,许多人可能会好奇,这样一句寓意深远的话究竟出自何处?它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其实,“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并非南大的原创校训,而是由民国时期南高师时期的校长郭秉文先生所提出,并沿用至今。郭秉文是早期中国现代教育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深受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同时又注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在设计校训时,他巧妙地将东西方智慧融合在一起。
具体来看,“诚朴雄伟”强调的是人格修养与胸怀格局。“诚”代表真诚无欺,“朴”体现朴素务实;而“雄伟”则寄托了对远大抱负和崇高理想的追求。至于“励学敦行”,则是勉励师生既要勤勉治学,又要脚踏实地地付诸实践。这种既注重理论学习又重视实际行动的理念,贯穿于南大的办学宗旨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南大的校训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内涵。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学校迁至重庆沙坪坝,校训一度被简化为“诚朴”,以适应特殊环境下的办学需求。但即便如此,“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的核心价值始终未曾改变,成为南大人共同的精神标识。
如今,当我们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回望这段历史时,不难发现,南大校训之所以能够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它的内核始终契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繁荣的时代,诚信、勤奋、担当都是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基石。
总而言之,南京大学的校训虽然源自历史深处,但它却拥有穿越时空的力量,指引着一代代南大人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对于每一个南大人来说,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信仰、一种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