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全诗如下:“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首诗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一首回赠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豁达态度。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句中,“桑榆”指的是日暮时分的余晖,象征着人生的晚年。“为霞尚满天”则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空被染成红色的壮丽景象,寓意即使到了人生的黄昏阶段,依然可以绽放出绚丽的光彩。这句话鼓励人们不要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感到悲观,而是要积极面对生活,展现自己的价值和风采。
这句诗不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也传递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力量。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美丽与意义,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就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在现代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