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壁、虎”等9个生字,会写“河、姐”等6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燕子尾巴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新词。
2. 了解不同动物尾巴的功能。
三、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壁虎勇敢、乐观的精神品质。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动物图片或头饰。
3. 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出示谜语:“白天躲进墙角里,夜晚出来捉虫子。它有一条长尾巴,帮助自己爬墙壁。”猜一种动物。(学生回答:壁虎)
2. 板书课题《小壁虎借尾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 同桌互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3. 教师检查生字掌握情况,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2)指导朗读,读出小壁虎伤心难过的心情。
2. 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小壁虎分别向谁借尾巴?它们是怎么说的?
(2)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体会不同动物尾巴的作用。
(3)教师总结:小鱼的尾巴用来拨水游泳;老牛的尾巴用来赶苍蝇;燕子的尾巴用来掌握方向。
3.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小壁虎最后有没有借到尾巴?
(2)引导学生明白:原来小壁虎的尾巴断了还能再长出来,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4. 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感受小壁虎见到妈妈时的惊喜。
(2)教师提问:小壁虎的变化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3)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交流自己的想法。
(四)拓展延伸
1. 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更多关于壁虎的知识。
2. 制作动物尾巴功能的小报,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生字词两遍。
2. 和家长一起搜集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并制作成卡片。
六、板书设计
小壁虎借尾巴
小壁虎——伤心→高兴
小鱼——拨水游泳
老牛——赶苍蝇
燕子——掌握方向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