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虽寿》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所作的一首乐府诗,也是其《步出夏门行》组诗中的第四章。这首诗以充满哲理的语言和豪迈的情感,展现了曹操对人生、生命以及宇宙规律的深刻思考,同时也体现了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开篇两句通过神龟与腾蛇这两种长寿或神奇生物的命运对比,揭示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世间万物都有其生命周期,即便是传说中长寿的神龟,也难逃一死。这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法则不可抗拒性的认识,也为全诗奠定了基调——生命有限,但精神可以永恒。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接下来四句则转而抒发了诗人自己虽已步入老年但仍怀揣雄心壮志的情怀。这里将自己比作老马,尽管年岁增长,却依然渴望驰骋疆场、建功立业。这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状态,正是曹操晚年仍能保持旺盛斗志的原因之一。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最后几句进一步阐述了个人对于命运的态度:寿命长短并非完全由上天决定,通过修身养性、保持良好心态同样能够延年益寿。这一观点既是对前文哲理思考的总结,也是对后世读者的一种鼓励。
整首诗语言质朴却富有力量,情感充沛而不失理性,充分展示了曹操作为一位伟大政治家兼文学家的独特魅力。它不仅仅是一首咏叹生命的诗歌,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社会价值观念,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