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大班数学教案感知快慢板书

2025-05-01 15:54:11

问题描述:

大班数学教案感知快慢板书,跪求好心人,别让我卡在这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1 15:54:1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让幼儿初步理解“快”和“慢”的概念,并能用语言描述事物的速度差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游戏和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 不同速度的小车模型(一辆快车,一辆慢车)

- 音乐播放器及节奏不同的音乐片段

-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动物的移动速度

- 记录表(用于记录快慢对比结果)

教学过程:

引入部分

教师可以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简单的热身运动,比如跑步或者跳跃,然后问孩子:“我们刚刚跑得快还是跳得快?”引导他们意识到生活中存在速度的变化。

探索部分

1. 展示小车模型

将两辆速度不同的小车放在桌子上,请一名小朋友帮忙推动它们。让其他小朋友观察哪辆车跑得更快,哪辆车跑得更慢。教师可适时提问:“为什么你觉得这辆车比那辆车快呢?”

2. 听音乐感受节奏

播放两种节奏截然不同的音乐,请孩子们随着音乐拍手或跺脚。结束后询问孩子们:“这段音乐听起来是快还是慢?另一段呢?你们觉得哪种节奏更容易跟上?”

3. 观看图片/视频

向孩子们展示一些关于动物奔跑速度的图片或视频,如猎豹与乌龟。讨论这些动物之间的速度差异,并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它们的动作特点。

实践操作

分组进行比赛小游戏,例如吹泡泡看谁吹得又大又快;或者用手帕折叠成纸飞机扔飞,比较谁的飞行距离更远、时间更长等。每组完成任务后填写记录表,注明各自的表现情况。

总结分享

最后集合所有小朋友坐在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邀请几位表现突出的孩子分享他们的发现。同时强调“快”和“慢”只是相对的概念,在不同情境下可能有不同的意义。

延伸活动建议:

可以在家中继续寻找更多体现快慢的例子,比如做饭时搅拌食材的速度、走路时的步伐大小等等,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以上就是本次大班数学课《感知快慢》的设计方案啦!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区分并表达“快”与“慢”。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