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于夜遁逃》出自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感著称,常被后人引用以描绘战场上的紧张局势和英雄的机智果断。以下是这首诗的全文及其读音解析:
月黑雁飞高,
单于(chán yú)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首句“月黑雁飞高”中的“黑”字读作“hēi”,“雁”字读作“yàn”。这里的“月黑”并不是指月亮本身是黑色的,而是形容夜晚没有月亮,天色昏暗。而“雁飞高”则描绘了在这样漆黑的夜晚,大雁飞得很高,显得格外醒目。
第二句“单于夜遁逃”的“单于”读作“chán yú”,这是古代对匈奴首领的称呼。“遁逃”读作“dùn táo”,意为逃跑或躲避。这一句描述了敌人在夜间悄悄撤离的情景。
第三句“欲将轻骑逐”的“将”读作“jiāng”,表示打算或者想要。“轻骑”读作“qīng qí”,指的是轻装的骑兵。“逐”读作“zhú”,意思是追赶。这句表达了诗人想要率领轻骑兵去追赶敌人的决心。
最后一句“大雪满弓刀”的“满”读作“mǎn”,“弓刀”分别读作“gōng dāo”。此句形象地描绘了在大雪纷飞中,战士们手中的弓箭和刀剑都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花,展现了战斗环境的恶劣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通过以上对《单于夜遁逃》的读音解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表现了战场上的紧张氛围,还体现了诗人对于英勇将士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