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强项令》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短文,出自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所著的《后汉书》。这篇文章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讲述了东汉时期的一位清廉正直的地方官董宣的故事。
原文:
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
翻译:
湖阳公主的仆人白天杀了人,逃到公主家里躲藏起来,官吏无法抓到他。等到公主外出的时候,这个仆人又作为骖乘随行。董宣在夏门亭等候公主的车队,拦下车子责问公主,并用刀在地上划出字来,大声指责公主的行为,命令仆人下车,然后将其击杀。公主回到宫中向光武帝告状。光武帝非常愤怒,召见董宣,想要用棍棒打死他。董宣叩头说:“请让我最后说一句话再死。”光武帝问:“你想说什么?”董宣回答:“陛下以圣明之德复兴汉室,却放任奴仆杀害良民,这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要棍棒,请求让我自杀。”说着就用头撞向柱子,鲜血流满了脸。光武帝命令小太监抓住董宣,让他向公主道歉,董宣坚决不从,硬是被强迫低头,但他始终不肯屈服。公主说:“你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藏匿逃亡的人都敢去,现在你做了皇帝,怎么反而不能执行一个命令呢?”光武帝笑着说:“天子和普通人不同。”
阅读理解题:
1. 问题:董宣为何要处决湖阳公主的仆人?
答案:因为湖阳公主的仆人杀了人并藏匿在公主家中,董宣认为必须依法惩处,维护法律尊严。
2. 问题:光武帝最初为什么想打死董宣?
答案:光武帝被湖阳公主的控诉激怒,认为董宣的行为冒犯了公主。
3. 问题:董宣最后是如何说服光武帝的?
答案:董宣通过坚持自己的立场,强调依法治国的重要性,并不惜以生命抗争,最终打动了光武帝。
4. 问题:从文中可以看出董宣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案:董宣表现出刚正不阿、忠于职守、不畏权贵的高尚品质。
总结:
《强项令》通过董宣的故事,赞扬了其刚正不阿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东汉时期对法治的重视。董宣的勇气和决心不仅赢得了皇帝的理解,也成为了后世效仿的榜样。这一故事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