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典型例题解析

2025-05-04 06:43:24

问题描述: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典型例题解析,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4 06:43:24

在物理学习中,打点计时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实验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通过打点计时器记录下的点迹分布,我们可以分析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本文将结合具体例题,对如何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进行详细解析。

一、实验原理

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铁产生的周期性磁场来推动振针振动,并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均匀间隔的点。当物体拉动纸带时,这些点之间的距离会随着物体速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通过对点迹间距的测量和计算,可以推导出物体的速度信息。

二、典型例题解析

题目描述:

某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进行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得到如下纸带数据:

- 第一个点到第五个点的距离为 \(d_1 = 4.0 \, \text{cm}\);

- 第五个点到第九个点的距离为 \(d_2 = 8.0 \, \text{cm}\);

- 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f = 50 \, \text{Hz}\)。

求该物体在第五个点处的速度 \(v_5\)。

解题步骤:

1. 确定时间间隔

打点计时器每打一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T = \frac{1}{f} = \frac{1}{50} = 0.02 \, \text{s}\)。因此,从第一个点到第五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t_1 = 4T = 0.08 \, \text{s}\),从第五个点到第九个点的时间间隔为 \(t_2 = 4T = 0.08 \, \text{s}\)。

2. 计算平均速度

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物体在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等于这两点间距离与时间间隔的比值:

\[

v_{\text{avg}} = \frac{\Delta d}{\Delta t}

\]

对于第一段位移:

\[

v_{\text{avg},1} = \frac{d_1}{t_1} = \frac{4.0 \, \text{cm}}{0.08 \, \text{s}} = 50 \, \text{cm/s}

\]

对于第二段位移:

\[

v_{\text{avg},2} = \frac{d_2}{t_2} = \frac{8.0 \, \text{cm}}{0.08 \, \text{s}} = 100 \, \text{cm/s}

\]

3. 估算瞬时速度

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某点的瞬时速度近似等于其前后两段平均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

v_5 = \frac{v_{\text{avg},1} + v_{\text{avg},2}}{2} = \frac{50 + 100}{2} = 75 \, \text{cm/s}

\]

答案:

物体在第五个点处的速度为 \(\boxed{75 \, \text{cm/s}}\)。

三、总结

通过以上例题可以看出,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实验原理,并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在实际操作中,还需要注意纸带的拉力是否恒定以及打点计时器的灵敏度等因素的影响。希望本解析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