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家乡最热闹的日子——中秋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大家围坐在一起赏月、吃月饼,感受团圆的美好。
记得小时候,每逢中秋夜,爷爷总会搬出一张小桌子,放在院子里。桌上摆满了各种美食,有金黄酥脆的月饼,还有新鲜的水果,比如苹果、石榴和柿子。奶奶说,这些食物都是为了祭拜月亮仙子准备的。我们几个孩子总是围着桌子转,对那些香甜可口的点心垂涎三尺,但又不敢乱动,因为妈妈告诉我们,要等月亮升得更高才能开始享用。
等到天完全黑下来,月亮像一个大圆盘一样挂在空中时,全家人都会停下来一起赏月。爷爷会给我们讲关于嫦娥奔月的故事,他说这是古代人对月亮的美好想象。而我最喜欢听的是关于吴刚伐桂的故事,据说吴刚为了追求幸福,不停地砍伐那棵永远长不高的桂花树。听着这些故事,我仿佛看到了月亮上的桂影摇曳,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光。
到了晚上十点左右,家人们还会点燃一盏孔明灯,让它带着我们的愿望飞向天空。那时候,我总喜欢在灯上写上“希望家人健康平安”之类的话,然后小心翼翼地放飞它。看着孔明灯越飞越高,融入漆黑的夜空,心里满是期待和满足。
如今长大了,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每到中秋节,我依然会想起那些温馨的画面。月饼的味道、孔明灯的光芒,以及爷爷讲述的故事,都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部分。中秋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懂得了亲情的重要,也让我们学会感恩生活中的点滴美好。
这就是我的家乡中秋节的习俗,简单却充满意义。愿每个家庭都能在这一天感受到浓浓的爱意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