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七律长征诗歌创作背景

2025-05-07 23:19:20

问题描述:

七律长征诗歌创作背景,急!求大佬出现,救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07 23:19:20

毛泽东主席的《七律·长征》是其诗词创作中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不仅以其豪迈的气魄和优美的韵律广为流传,更因其深刻的历史内涵而成为研究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文献之一。要理解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首先需要了解它的创作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突破了敌人的重重封锁线,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坚持斗争,最终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目标。这一伟大壮举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精神风貌。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标志着长征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这一背景下,毛泽东主席于同年10月中旬创作了《七律·长征》。当时,他正随军行进至甘肃通渭县榜罗镇,准备召开会议讨论下一步的战略部署。在此期间,他听到了红军战士们讲述沿途所见所闻的故事,这些鲜活的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促使他提笔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诗篇。

从创作动机来看,《七律·长征》不仅是对长征全过程的高度概括,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坚韧不拔精神的高度赞扬。通过回顾长征历程,诗人表达了对革命事业必胜信念的坚定信心,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美好前景的憧憬与希望。诗中提到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生动描绘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战斗场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则进一步展现了红军战士在战胜困难后喜悦的心情。

总之,《七律·长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伟大历程,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今天,当我们重温这首诗时,依然能够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力量,激励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行。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