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巴尔扎克在作品中塑造的葛朗台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 能够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以及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 借助多媒体资源,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度。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 引导学生思考金钱与人性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珍视情感的价值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 分析葛朗台的性格特点及他作为“守财奴”的表现形式。
- 探讨作者是如何通过细节刻画来展现人物性格的。
2. 教学难点:
- 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评价葛朗台这个人物形象。
- 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反思现代社会中的金钱观问题。
三、课前准备
教师方面:
- 准备好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等)。
- 制作PPT课件,包含课文节选片段、相关图片等多媒体素材。
- 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题目。
学生方面:
- 阅读完整篇小说,做好笔记。
- 思考自己对于“守财奴”这一概念的看法,并准备好发言提纲。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一段关于贪婪的故事或者一首诗开始,激发学生兴趣,引出课题《守财奴》。
讲授新知:
1. 介绍作者巴尔扎克及其代表作,简述《守财奴》的故事梗概。
2.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节选部分,找出描写葛朗台言行举止的关键句子。
3. 小组合作讨论:你觉得葛朗台是一个怎样的人?他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4. 角色扮演:挑选几位同学分别扮演葛朗台、欧也妮以及其他角色,在模拟的情境下再现故事情节。
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拓展延伸:
组织一次辩论赛,主题为“金钱是否是幸福之源”,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总结回顾:
请几位学生分享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教师进行补充说明。
五、作业布置
1. 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葛朗台这个人物的感受。
2. 查阅更多关于巴尔扎克的作品信息,准备下一次课上的交流分享会。
六、板书设计
守财奴
巴尔扎克
葛朗台性格特点:吝啬、狡猾、冷酷无情
语言特色:细腻的心理描写
主题思想:批判拜金主义,呼吁人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