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故事《小狮子照哈哈镜》,让幼儿理解镜子中的反射原理以及不同形状的镜子会呈现不同的影像。
2.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接受自己真实的模样。
3. 技能目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活动准备:
- 哈哈镜(凸面镜和凹面镜各一面)
- 小狮子头饰若干
- 故事《小狮子照哈哈镜》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 音乐《我真的很不错》作为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热身运动,并播放欢快的音乐《我真的很不错》,让孩子们随着节奏跳动起来。在活动开始时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帮助孩子放松心情。
二、讲述故事
教师向孩子们讲述《小狮子照哈哈镜》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有一只小狮子来到公园里玩耍,它看到了两面奇怪的镜子——一面是凸面镜,另一面是凹面镜。小狮子分别站在这两面镜子前,发现自己的影像发生了变化。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三、实验操作
教师拿出准备好的哈哈镜,请一位小朋友上来体验。先让孩子站在普通平面镜前观察自己的样子,然后分别站在凸面镜和凹面镜前看看自己的影像有什么不同。鼓励其他小朋友也来尝试,并讨论为什么会这样。
四、角色扮演
将全班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小狮子头饰。每个小组轮流上台表演《小狮子照哈哈镜》的情节,其他同学可以为他们加油打气或者提出建议。这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表演能力,还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五、总结分享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坐下来进行总结。可以提问:“今天我们一起玩了什么游戏?”、“你们觉得小狮子最后明白了什么道理?”等开放性问题,让孩子们自由发言。最后教师总结说:“每个人都有独特的美,我们应该学会欣赏真实的自己。”
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哈哈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他们亲身体验到镜子反射出来的奇妙效果时,脸上洋溢着惊喜的笑容。不过,在角色扮演环节,部分孩子因为害羞而不太愿意参与,需要老师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此外,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抽象的概念如“光的折射”可能难以理解,因此在后续教学中应更加注重直观演示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的方式。
总之,《小狮子照哈哈镜》这一活动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在未来的设计中,我会继续优化细节,力求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