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范文 >

苏轼《东风破》原文译文及注释

2025-05-11 22:20:38

问题描述:

苏轼《东风破》原文译文及注释,急到跺脚,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1 22:20:38

在宋代文学的璀璨星空中,苏轼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词作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更以独特的艺术魅力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将一同探讨苏轼的《东风破》,通过原文、译文以及注释,来感受这首词的独特韵味。

东风破,原是宋代一种流行的曲调名,而苏轼以此为题,创作了一首别具一格的词作。以下是原文:

《东风破》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译文如下:

世间的一切如同一场大梦,人生又能经历几次秋日的清凉呢?夜晚,风吹过树叶的声音在长廊中回响,我看着自己眉头紧锁,鬓发渐白。酒虽然便宜,但常常因为客人稀少而感到忧虑;月亮虽然明亮,却总是被云朵遮挡。在这中秋佳节,又有谁能与我共享这孤独的月光呢?只能独自举起酒杯,带着凄然的心情向北方眺望。

注释部分则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中的深意:

- “世事一场大梦”: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将世间万象比作梦境,暗示人生的虚幻与短暂。

- “人生几度秋凉?”: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流逝。

- “夜来风叶已鸣廊”:描绘了秋夜的寂静与萧瑟,落叶的声音在空旷的长廊中回荡,增添了孤独的氛围。

- “酒贱常愁客少”: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寂寞,即使有美酒相伴,却无人共享,更显孤寂。

- “月明多被云妨”:象征着美好事物常被阻碍,表达了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

- “中秋谁与共孤光”:点明了中秋时节的特殊情感,突出了孤独的心境。

- “把盏凄然北望”:最后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作者在孤独中的哀伤与期待。

苏轼的《东风破》以其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为宋代词坛上的经典之作。通过对原文、译文和注释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在孤独中依然保持的那份豁达与希望。这首词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叹,更是对整个人生的哲学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