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中长跑途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包括摆臂动作、步伐频率以及身体重心的控制。
2.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学会在跑步过程中调整呼吸节奏,提高耐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中长跑途中跑的技术要点,并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优秀运动员的比赛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途中跑的动作规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教学重点:
1. 中长跑途中跑时的步伐节奏和摆臂协调性;
2. 正确的呼吸方式及如何根据个人情况调整呼吸频率。
教学难点:
1. 在保持高速度的同时维持良好的身体平衡;
2. 长时间跑步后如何有效缓解疲劳,避免受伤。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设备一套(用于播放教学视频);
2. 足量的标志物若干,布置于跑道两侧作为辅助训练工具;
3. 适量的矿泉水瓶或其他轻便物品供学生进行负重练习使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先带领全体同学做简单的热身活动,如慢跑一圈操场,然后引导大家思考日常生活中跑步的情景,并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有些人跑得快而另一些人却比较吃力吗?”由此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中长跑中的途中跑技巧。
讲授新知(10分钟)
1. 教师利用PPT向学生们讲解途中跑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性;
2. 展示专业运动员的比赛录像片段,让学生们观察并模仿他们的动作;
3. 强调关键点:保持上身直立但不僵硬,双臂自然前后摆动而非左右晃动,脚步落地时脚尖朝前等。
实践操作(20分钟)
将班级分成四个小组,每组由一名组长负责组织队员完成以下任务:
- 每人轮流尝试以最快速度完成一段指定距离的途中跑;
- 小组成员间互相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 使用矿泉水瓶模拟背包增加重量,体验不同负荷下的跑步感受。
总结反馈(5分钟)
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则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最后鼓励同学们继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体育锻炼,争取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板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步伐节奏、摆臂协调性、呼吸方法。
教学难点:维持平衡、缓解疲劳。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标志物、矿泉水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