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趣和哲理思考的经典词作。这首词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游历山水时的所见所感,同时蕴含着对人生短暂与永恒的深刻体悟。
原文: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赏析:
上阕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春日图景。山下的兰草嫩芽刚刚长出,浸泡在清澈的小溪中;松树林间的沙质小路干净整洁,没有泥泞。傍晚时分,细雨绵绵,杜鹃鸟的啼叫回荡在山谷之间。这些景象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也营造出一种幽静闲适的氛围。
下阕则由眼前的景物引发感慨。“谁道人生无再少?”这句话是对传统观念的一种挑战。通常人们认为青春一去不复返,但苏轼却提出疑问,暗示人生或许可以重新焕发活力。接着,“门前流水尚能西”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可能性——流水本应向东流去,但此处却反其道而行之,象征着事物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了变数和希望。最后一句“休将白发唱黄鸡”,劝诫人们不要因为年老而悲观消极,应当珍惜当下,积极生活。
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1. 问:上阕描写了哪些具体的自然景象?
- 答:上阕描写了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以及潇潇暮雨子规啼等自然景象。
2. 问:下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 答:下阕表达了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他鼓励人们即使面对衰老也不要放弃希望,要积极面对生活。
3. 问:“门前流水尚能西”有什么深层含义?
- 答:这句诗表面上写的是逆流而上的水流现象,实际上寓意着人生虽有衰老,但仍然可以追求新的目标,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他在逆境中依然能够发现美好,并且鼓励自己和他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