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许多古诗词都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其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名言,出自元代著名戏曲家张养浩所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这一诗句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政权更迭对普通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原文如下: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译文则可以这样表述:
群峰如同聚集在一起,波涛汹涌犹如愤怒咆哮,
潼关内外,山河壮丽却隐藏着无尽沧桑。
遥望那古老的西都长安,心中满是迷茫与惆怅。
经过秦汉旧址,昔日辉煌的宫殿如今已成废墟。
当国家兴起时,百姓受尽劳役之苦;
当国家灭亡时,百姓又陷入战乱和饥荒之中。
这首诗通过描绘潼关险要的地势以及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他指出,无论王朝如何更替,最终受害的总是广大民众。这种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应当珍惜和平稳定的社会环境,努力构建和谐美好的社会,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安居乐业,共享发展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