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情深:《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原文、翻译与赏析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离别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朋友间的惜别,还是亲人之间的远行,都深深触动着人们的心弦。唐代诗人韩愈所作的《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便是其中一首感人至深的离别诗。
原文:
> 桂州南去与谁同?独倚危楼思无穷。
>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翻译:
这首诗开篇便提出了疑问:“桂州南去与谁同?”诗人独自一人站在高楼之上,思绪万千,却无人相伴。接下来,“青山隐隐水迢迢”描绘出了一幅山水画卷,青翠的山峦隐约可见,而江水则悠长绵延。秋天已尽,但江南的草木依旧葱绿,生机盎然。最后,“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通过引用扬州二十四桥的典故,诗人感慨友人远去,不知身在何处,不禁怀念起昔日相聚时的美好时光。
赏析:
韩愈以细腻的笔触,将离别的惆怅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中的景物描写并非单纯为了写景,而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从“独倚危楼”到“青山隐隐”,再到“二十四桥”,每一处景致都承载着诗人对友人的思念。特别是结尾处的“玉人何处教吹箫”,更是将离别的哀愁推向高潮,令人回味无穷。
结语:
《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不仅是一首离别诗,更是一曲深情的挽歌。它让我们感受到古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感伤。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这样的诗篇依然能够引发我们内心的共鸣。
希望这篇内容能满足您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