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2025-05-13 03:03:28

问题描述:

雾在哪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3 03:03:28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雾在哪里》是一篇充满童趣与想象力的文章。这篇课文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现象“雾”描绘成一个调皮的孩子,在城市和大海之间穿梭,给人们带来了神秘感和惊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自然现象,并激发他们的观察力和创造力,特设计以下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认识本课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从文中感悟到自然界的奇妙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可以利用天气预报或者实际天气情况作为切入点,提问:“同学们,今天的天气怎么样?有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现象?”然后引出课题——《雾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钟)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生字词。之后检查预习效果,教学生字词如“消失”、“出现”等,并指导书写。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分钟)

1. 分段朗读:请几位同学分别朗读不同的段落,其他同学思考每一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雾为什么会出现又消失?它去了哪里?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看法。

3. 角色扮演:选取部分学生扮演“雾”,讲述它的旅程经历,帮助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5分钟)

展示一些关于雾的照片或视频,让孩子们谈谈自己见过的雾景,以及当时的心情如何。同时也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家长带孩子去户外观察一次雾天景象,并记录下来。

五、总结回顾(5分钟)

最后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呼吁大家珍惜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

板书设计:

- 主题:雾在哪里

- 关键词:出现、消失、城市、大海

- 情感:热爱自然、细心观察

通过这样生动有趣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不仅能让学生们学到知识,还能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后续的学习活动中来。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