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万壑赴荆门》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一首名作,诗中提到“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这里所指的“明妃”正是西汉时期著名的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是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出生于南郡秭归(今湖北宜昌市兴山县),年轻时被选入宫中。据史书记载,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贤淑。然而,在深宫中多年未能得到皇帝的召见。后来,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请求和亲,王昭君主动请缨出塞和亲,远嫁匈奴。
王昭君出塞后,为汉匈两族的和平相处做出了巨大贡献。她不仅赢得了匈奴人民的尊敬与爱戴,还促进了汉匈之间的文化交流。因此,王昭君被誉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杜甫在诗中通过描写昭君故里壮丽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这位伟大女性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