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qī zhé bā kòu
释义:“七折八扣”字面意思是指商品在原价基础上多次打折,最终价格大幅降低。引申为事情经过多次削减或折扣后剩下的部分很少,常用来形容事物被削弱得所剩无几。
出处与典故:
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商业交易中的习惯性折扣行为。“七折八扣”中的“七折”表示七成的价格,“八扣”表示再打八折,即原价的56%(70%×80%=56%)。这种层层折扣的方式常出现在旧时的买卖活动中,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事物经过多次削减或打折后变得不完整或者价值大打折扣。
据记载,清朝时期,许多商贩为了招揽顾客,常常打出各种优惠招牌,比如“七折八扣”、“九折优惠”等,久而久之,人们便用这个说法来形容事物被反复削减后的状态。此外,在一些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能看到类似表达,比如《儒林外史》中就有类似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商贩经营的实际情况。
造句:
1. 这个项目预算本来就不多,经过几次会议讨论后,资金已经七折八扣了,几乎无法完成目标。
2. 他辛辛苦苦写的文章被编辑删改得七折八扣,只剩下寥寥数语。
3. 经过多次协商,这笔合同金额已经被砍到了七折八扣的地步。
近义词:
- 大打折扣:形容事物的价值或效果因某种原因而大大减少。
- 所剩无几:强调剩余的东西非常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残缺不全:指事物不完整,有缺失的部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七折八扣”不仅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情况时要保持警惕,避免因过度削减而导致成果失去应有的价值。同时,这一成语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商业谈判、项目管理等领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